-
1.
孤立孔隙 -
孤立孔隙,死胡同孔隙
-
2.
有效孔隙 -
有效孔隙,为连通的毛细管孔隙和超毛细管孔隙。
-
3.
无效孔隙 -
无效孔隙有二种,一为微毛细管孔隙,另一为死孔隙或孤立的孔隙。
-
4.
杂基内微孔隙 -
杂基内微孔隙主要指杂基沉积物在风化时收缩形成的孔隙及粘土矿物重结晶的晶间孔隙。高岭石、绿泥石、云母及碳酸盐泥杂基均有此类孔隙。
杂基内微孔隙极为细小,一般小于0.2μm,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清晰辨别。该种孔隙总量虽然很多,有时能占到岩石孔隙的50%以上,但渗透能力极差。杂基内微孔隙几乎在所有的岩石中都有分布。
-
5.
晶内微孔 -
https://www.doc88.com/p-3167361323356.html
晶内微孔,是矿物颗粒内及表面存在的孔隙空间,扫描电镜下泥页岩中此类孔隙主要存在于白云石、方解石及石英碎屑颗粒内,该类微孔分布不均,孔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
-
6.
颗粒破裂孔 -
颗粒破裂孔
-
7.
粒间微孔 -
矿物解理缝和岩屑内粒间微孔,该类孔隙是指解理发育的矿物的解理缝隙和岩屑内的粒间微孔。
粒间微孔是泥页岩中颗粒间发育或保留的微孔,主要包括泥质碎片间微孔、泥质碎片与碳酸盐晶体间微孔等。
孔隙宽度小于0.1μm,此类孔隙的储渗性比杂基微孔隙还差。这些孔隙多为无小孔隙。
-
8.
晶体次生晶间孔 -
晶体次生晶间孔:该类孔隙主要指石英结晶次生加大充填原生孔隙后的残留孔隙。
石英次生加大后明显降低孔隙空间,使空隙变小,吼道变窄,并且造成岩石的渗透能力下降。
-
9.
裂隙 -
裂隙:在砂岩储层中,由于地应力作用而形成的微裂缝。微裂缝成细小片状,裂缝弯曲,绕过颗粒边界,其排列方式受地应力影响。裂缝宽度一般平行于最小地应力方向。
砂岩储层中裂缝宽度一般从零点几微米到几十微米。
裂隙在岩石总孔隙中所占份额很少,一般小于5%,但它能极大地改善岩石的渗透性。该类孔隙的另一特点是地应力显著变化时,裂缝产生变化。
-
10.
岩石孔隙分类 -
https://www.docin.com/p-1633259029.html
岩石孔隙分类
第一页
上一页 第 1 / 2 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共 1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