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后效油气层深度,显示油气层顶部深度 -
后效油气层深度,显示油气层顶部深度
-
2.
油气显示井深 -
油气显示井深
-
3.
直接油气显示 -
直接油气显示,即油气苗或油苗,包括地面的油气苗和井下的油气显示。
前者指由于断裂、褶皱、侵蚀等地质原因暴露到地表上的液态、气态的碳氢化合物(如天然油苗、油砂、气苗、泥火山气、地蜡、沥青);后者指钻井取心及随泥浆返出井口的石油及天然气,如含油岩心、槽面显示等。
-
4.
油花气泡显示 -
槽面油花显示:当钻井液槽面见到油花时应收集直接反映油花显示情况的原油颜色、占槽面百分比、油花分布状态三项资料。
油花气泡:油侵入钻井液时,钻井液密度下降,粘度下降,槽面有油花,有油气味;气侵入钻井液时,钻井液密度下降,粘度上升,钻井液槽面气泡增多,有天然气味或硫化氢味。
罐面油花显示。
槽面气泡显示: 钻井过程中槽面出现气泡。
槽面油花气泡的油气味分为浓和淡两个级别。
-
5.
油气异常显示 -
油气异常显示
-
6.
气体显示 -
https://wenku.baidu.com/view/80b977b9da38376bae1fae4a.html
气体显示
气体显示不活跃;
气体显示活跃。
-
7.
油气显示 -
http://baike.baidu.com/item/油气显示
油气显示,指钻开含油气地层后,地层中的烃类气体组合含量远高于钻井液中烃组分的含量,这些烃组分通过井筒逐渐扩散到钻井液中,随钻井液上返到地面后,气测全烃值会快速上升的现象。
在钻井、掘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含油气迹象,也是一种油气显示。油气藏破坏后,油气随地下水或沿地层孔隙和各种裂缝流到地表形成油气显示。
-
8.
二次循环气,再循环气 -
二次循环气,再循环气,指随钻井液返出地面的气体,在地面没有散发干净,再次进入循环系统,返出后再次被气体分析仪检测到的气体。
原因:钻井液粘度大,或者是油的湿度过大,或两者都有。
-
9.
油花显示 -
油花显示
-
10.
气泡显示 -
气泡显示
第一页
上一页 第 1 / 3 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共 2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