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后效气 -
https://www.doc88.com/p-0971418906730.html
后效气aftereffect,后效afftereffect,即起下钻气,打开油气层后,一次起下钻结束,循环开始一周后,气测记录仪上就会出现一峰值。
在停泵期间地层向井筒扩散的气量。
当起钻后因要实施其他作业而使井筒内钻井液长时间地处于静止状态( 一般 8h 以上), 从而导致已钻穿储集层的流体在扩散和渗透作用下侵入井筒钻井液内,当再度循环钻井液时就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出现较高幅度的气体显示,此显示的气体即为后效气。
钻进过程中油气层被钻穿后,储集层中的油气即以溶解气、压差气形式进入井筒并沿液柱不断上窜,通过计算油气上窜速度,能够判断地层流体性质和在一定时间内钻井液油气侵入程度,可计算出是哪一层段侵入严重,可以间接地对储集层进行评价分析。
-
2.
接单根气,单根峰 -
接单根气,接单根天然气connection gas,单根峰single-peak,connection peak,因接单根出现的气测异常。
指在钻进过程中,钻开高压油气层后,如果钻井液密度偏低,地层中的烃组分向井筒扩散的速度加快,尤其是在接单根或立柱时,出现短暂的钻井液静止时段,地层中的烃类气体向井筒中的扩散量较多,重新开泵后会在对应点出现全烃异常显示,这一现象即为单根峰。
在钻进阶段, 由于要间断停止钻井液循环实施接单根或接立柱作业,使地层内流体有一个短暂的渗入和积聚的过程, 当再度钻进时, 全烃和色谱组成就出现一个峰值, 此峰值则为接单根气。
接单根气的特点:出现的时间和深度有一定规律(靠近接单根的深度或略偏深),从气测曲线看一般是持续时间小于5分钟的陡起陡落的气体峰。
钻穿油层后,每次接单根,出现单根峰,后效录井反应明显,槽面可见油花显示。
-
3.
地层扩散气 -
https://www.doc88.com/p-0971418906730.html
地层扩散气,指当地层中的气体浓度大于井眼中钻井液中的浓度时,高浓度的气体就会向低浓度的钻井液中扩散,以这种方式从地层进入井眼钻井液的气体。
油气层中烃类体积分数因与井筒中烃类体积分数不同而产生气体体积分数压差扩散,部分气体扩散至井筒中。
单位时间地层气进入钻井液中的量。
扩散的过程不受压力平衡的影响,只与浓度有关,扩散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
-
4.
接立柱气 -
接立柱气
-
5.
压差气 -
压差气:接单根气和后效气。
-
6.
侵入气 -
侵入气,地层侵入钻井液中的气体。
当钻井液液柱压力小于地层流体压力时,地层中的气体就会侵入钻井液中。
-
7.
渗透气 -
渗透气
-
8.
起下钻天然气 -
起下钻天然气trip gas,通常与起下钻的抽汲有关。
-
9.
压差气 -
压差气,泥浆液柱压力不足以平衡地层压力而侵入的天然气。
当储集层流体压力小于钻井液液柱压力时,油气主要以溶解气的形式进入井筒,这类后效显示偏弱,上窜高度较小;当储集层流体压力大于钻井液液柱压力时,油气主要以压差气的形式进入井筒,伴随次要作用的溶解气,后效显示活跃,而且二者压差越大,油气上窜速度则越大。
-
10.
气层天然气 -
气层天然气,由于气体的扩散性和易溶解性,即使在泥浆液柱压力超过地层压力的情况下,气体也不可避免地侵入泥浆内,其扩散和运动速度都很快,并在从井底向井口运移的过程中,其体积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在井口其体积最大(井口敞开时),天然气的侵入量还与气层天然气的饱和度及气层的孔隙度有关,饱和度越高,气侵量越大。
第一页
上一页 第 1 / 2 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共 1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