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出心  - 

    出心,岩心出筒:岩心按顺序出筒,自深而浅摆放好,立即清洗清理干净,并清除假岩心。
    岩心出筒时,其方法很多,如钻机或“电葫芦”提升岩心法,手压泵顶出岩心法,周泥车出心法。但目前一般采用悬空顺序接心出筒法。用岩心卡分段卡住岩心并按出筒顺序放好。此方法既安全,又简便。
  2. 2. 劈心  - 

    劈心,编号后,应立即将含油、含气、储集层、特殊岩性的岩心劈开,进行观察、描述、荧光检查和取样。
  3. 3. 岩心清洗  - 

    岩心清洗:对于致密岩性直接可用水龙头冲洗,洗掉岩心表面的泥浆膜即可。当岩心为疏松含油砂岩时,应缓缓冲洗,以防将疏松的砂岩冲散。对于一出筒即为松散的岩心,应分段用铁盆或其他盛水容器冲洗并用塑料筒或岩样袋装好后放回原处, 切不可随意堆放。
  4. 4. 岩心丈量  - 

    岩心丈量:一般情况,岩心丈量很简单,但有时也会出现磨损、斜平面接触、破碎的现 象,给丈量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①斜平面接触:当岩心自然段之间为斜平面接触时,应尽量使二者在最大限度内吻合,方可丈量,否则,可能会丈量过长。
    ② 磨损面接触要处理适当。
    ③斜平面与磨损面接触:应按最大长度来丈量。
    通常丈量出的岩心长度常与取心进尺不符,常出现两种情况:
    ①出筒长度小于取心进尺:常常因为有破碎或挤压现象而引起,此时应适当将破碎或挤压部位 “拉长”。但当岩心确实很完整时,应以丈量长度为准计算岩心收获率。
    ②出筒长度大于取心进尺,常因破碎、余心等因素引起,此时可适当地“压缩”破碎部分或泥质岩部分。
  5. 5. 岩心整理  - 

    岩心整理:将岩心按顺序放在岩心槽里,认真仔细地将其断处对好,如斜口面、磨损面冲刷面、层面等,在丈量时用,一次从顶到底丈量,彩色蜡笔沿钢尺划一直线,并在每块岩心上从上至下标上箭头,以防顺序颠倒或难以对齐。每 0.5m 和1m 分段长度记号,便于进行岩心描述,以免分层厚度出现累计误差。
  6. 6. 岩心入库  - 

    岩心入库时应填写清单。清单内容包括井号、取心次数、取心井段、心长、进尺、累计长、 收获率、地层层位、箱号。
  7. 7. 岩心封蜡  - 

    岩心封蜡:对于含油、气的砂岩等为便于含油饱和度分析用,应及时用玻璃纸裹好并上熔化的石蜡,以免油气散逸。选取封蜡的岩心长短要适中,位置要具代表性。对于保存完整的、有意义的化石或构造特征应妥善加以保护,以免弄碎或丢失。
  8. 8. 岩心编号  - 

    岩心编号:根据取心筒次和该筒次的岩心总块数,一一对应地给岩心编上号。
    岩心编号原则上是按 20cm 一个,在一筒岩心范围内,按其自然段块自上而下逐块编号。如2-4/30表示是第2次取心,共有30块,本块是其中的第 4块。将编号用方框框起来,用乳胶贴在岩心的正方,并在其编号表面涂上薄薄的一层乳胶, 以免模糊不清。
  9. 9. 岩心入盒  - 

    岩心入盒:岩心基本工作完成后,即可装入岩心盒,若是疏松的散砂, 或是破碎状,可回用塑料袋或布袋装好,并贴上标签,放在相应的位置。通常是在其顶底部分别放上顶底部标签。填好标签后可贴在同等大小的硬底纸板和薄木板上。最后,在岩心盒的正前方贴上岩心盒标签。

第一页  上一页  第 1 / 1 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共 9 条

305785 条文 -  75365分类

最新条文 - 推荐酷类 - 管理登录 - 关于本站
Copyright © since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00325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