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密度过高压漏地层 -
密度过高压漏地层:钻井液密度过高,产生较大压差,压漏地层。
-
12.
沉砂过多压漏地层 -
沉砂过多压漏地层
快速钻进时排量跟不上,岩屑浓度过大使钻头附近地层漏失。
钻井液携砂性能不好,沉砂过多压漏地层。
-
13.
诱导性井漏 -
诱导性井漏,是指在井筒钻井液动压力作用下目的层中不足以引起井漏的通道相互连通,并向地层深部延伸,形成更大的通道而引起井漏,漏失通道的开口尺寸及连通性随外部压力变化。
-
14.
压裂性井漏 -
压裂性井漏,是指地层中本身不存在漏失通道,只当井筒中作用于井壁地层的动压力大于地层的破裂压力时,造成地层被压裂,形成新的漏失通道而引起井漏。
-
15.
薄弱地层漏失 -
薄弱地层漏失:不合理的井身结构,如套管下深不够;同一裸眼井段有不同压力。套管尺寸大,环空间隙小,加上井浆静停时间较长,粘切增高,下套管过程中激动压力较大,容易导致井漏。
-
16.
无泥饼漏失 -
无泥饼漏失:因空气钻后井壁未形成良好泥饼,地层承压能力弱,裂缝发育。下钻划眼过程中井壁泥饼被破坏,未及时形成封堵层,发生漏失。
-
17.
人为性漏失,人为漏失 -
人为性漏失,人为漏失通道主要指的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诱导裂缝。
钻井过程中,措施不当、开泵太猛、下钻太快等也会引起井漏。
是人为造成的漏失,是由于井眼压力高于地层破裂压力时,在井眼周围地层中诱发出裂缝导致井漏。
诱导裂缝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外力(如液柱压力等)大于地层岩石破裂压力造成岩石破碎所形成的诱导裂缝。二是外力造成闭合裂缝的开启所形成的诱导裂缝。
-
18.
压井井漏,压井漏失 -
压井中漏失,压井井漏,压井漏失,在压井过程中产生的井漏是因为钻井液密度加上节流压力超过了地层漏失压力当量密度而造成的。
-
19.
试压漏失 -
试压中漏失
-
20.
下钻漏失,下钻压漏地层 -
下钻漏失,下钻时漏失,下钻期间漏失,下钻压漏地层。
下钻或接单根时,下放速度过快,造成过高激动压力,压漏钻头以下的地层。
第一页
上一页 第 2 / 3 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共 3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