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1. 起钻灌浆异常  - 

    起钻灌浆异常:监测计量灌入量,小于计算灌入量时。
  2. 12. 起钻灌浆量异常  - 

    起钻灌浆量异常:停止起钻,溢流检查。有溢流显示,关井;无外溢现象,下钻到底,同时认真校核排浆量。
  3. 13. 灌不进泥浆  - 

    灌不进泥浆:起钻环空灌不进去泥浆,井内不缺泥浆,井内泥浆液面位于井口,开泵即返出。
    起钻时井眼中灌不进去钻井液,甚至钻井液外溢,判断是溢流的征兆。
  4. 14. 灌浆计量  - 

    灌浆计量,具体计量为:每起10柱钻杆应灌泥浆约1立方米。起一千米钻杆应灌入 约3.9立方米。(5〞钻杆每米排代量3.92升/米)开始起钻时泥浆工应量泥浆池液面高度,做好记录,以后每起10柱量一次,发现实际灌入量与灌入量不符,立即告诉司钻。
  5. 15. 未灌满泥浆  - 

    未灌满泥浆:起钻中必须及时向井筒内灌满泥浆,否则随着占具的起出,井筒内的泥浆液面将不断下降,压力系统失去平衡引起井塌,井喷。
    同时,还会引起井口装置和井口套管的过早磨损。起钻中,随着钻具的不断起出,井内泥浆液面不断下降,被裸露出来的井口,就失去了泥浆的冷却和润滑作用,使井口和套管的磨损加剧,愈靠井口上部被裸露的愈早,故磨损也就愈严重。
  6. 16. 灌浆量  - 

    灌浆量:吊灌起钻时,每柱灌浆量为起出钻具体积的1.5-2倍;起钻完后,每10-30min灌浆一次。
  7. 17. 灌入量  - 

    灌入量:起出钻柱的体积应等于新灌入钻井液的体积。如果测得的灌浆体积小于计算的钻柱体积,地层中的流体就可能进入井内,溢流就可能在发生。
    地质录井队人员和泥浆坐岗人员必须依次记录灌入量,并核对与起出钻具体积是否相符。
  8. 18. 灌浆体积  - 

  9. 19. 灌浆量不足  - 

    灌浆量不足
  10. 20. 合理灌浆量  - 

    合理灌浆量,保证泵入的液量与起出的钻杆体积相等。

第一页  上一页  第 2 / 3 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共 22 条

305785 条文 -  75365分类

最新条文 - 推荐酷类 - 管理登录 - 关于本站
Copyright © since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00325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