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多灌浆 -
多灌浆:为确保安全,每次多灌0.1~0.2 m3。
-
2.
灌浆量不足 -
灌浆量不足
-
3.
灌入量 -
灌入量:起出钻柱的体积应等于新灌入钻井液的体积。如果测得的灌浆体积小于计算的钻柱体积,地层中的流体就可能进入井内,溢流就可能在发生。
地质录井队人员和泥浆坐岗人员必须依次记录灌入量,并核对与起出钻具体积是否相符。
-
4.
实际灌入量 -
实际灌入量
-
5.
合理灌浆量 -
合理灌浆量,保证泵入的液量与起出的钻杆体积相等。
-
6.
吊灌量 -
吊灌量:起钻每个立柱灌人钻具体积的2倍左右。
确实需要和有条件进行起钻(或是将钻具起过漏层,或是起钻下人光钻杆堵漏),则每个立柱灌入钻具体积的2~3倍。
-
7.
起钻液面下降不得超过30m -
起钻过程中井内钻井液面下降不得超过30m。
-
8.
控压灌浆量 -
控压灌浆量:控压吊灌起钻时,每柱灌浆量为起出钻具体积的1.5~2倍;起钻完后,每10~30 min灌浆一次。
-
9.
灌入钻井液体积 -
灌入钻井液体积
-
10.
核对灌浆量 -
核对灌浆量:每3柱核对一次灌浆量。
第一页
上一页 第 1 / 3 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共 2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