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替注重浆帽 -
替注重浆帽:在泥浆帽注人及驱替过程中必须实时控制井口回压,有效控制起下钻速度,并在驱替过程中实施小排量驱替。
-
2.
打重浆帽 -
起钻打重浆帽,起钻盖重稠浆帽:
1、起钻至造斜点以上1000米或重浆帽底部位置在4500m左右;
2、控压泵入重稠泥浆帽(关井套压附加2~3MPa,计算重泥浆量),注入后液面位置控制在200-300m;
3、观察30分钟,无异常,进行起钻作业。
控压钻井起钻到一定位置后需要注入高密度泥浆帽,以维持井底压力恒定。
注人高密度泥浆帽前,要先注入一段与井筒内钻井液密度相同的高粘钻井液,作为隔离液使用。然后注入高密度泥浆帽,泥浆帽的位置一般在井口段。
-
3.
打重浆塞 -
打重浆塞,起钻前打入一段重浆塞,随后泵入原浆。停泵,卸下顶驱,允许重浆塞下降。
-
4.
盖重浆帽 -
盖重浆帽
-
5.
正循环注重浆帽 -
正循环注重浆帽
-
6.
正注反挤注重浆帽 -
正注反挤注重浆帽
-
7.
打段塞 -
打段塞,打重浆段塞
-
8.
压重塞 -
压重塞
-
9.
严重井漏打重浆帽 -
严重井漏打重浆帽:在严重井漏裂缝储层中,地层漏失压力与孔隙压力几乎相等,安全作业密度窗口窄,起钻过程要求井底压力大于地层孔隙压力,同时也大于地层漏失压力。由于裂缝发育,注入重浆帽后钻井液漏失严重,造成液面不在井口,注入的重浆大多不会返入环空,而是随着井漏逐渐下移至钻头下部。
-
10.
泥浆帽注入 -
泥浆帽注入
第一页
上一页 第 1 / 2 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共 13 条